Figma AI:智能设计助手,支持视觉搜索与智能图层管理,提升设计效率50%,经企业级数据安全认证,适配多语言团队协作场景,支持28种语言。
Figma AI:设计师的智能助手,2025年这些功能真能提效吗?
作为设计师,你是否曾花半天时间寻找一个“记忆中的蓝色按钮”,或为图层命名想到头秃?Figma AI正是为此而生——它不像一个冰冷工具,更像一位藏在软件里的贴心助理,能看懂你的草图,听懂你的模糊描述,甚至预判你的设计需求。

核心功能:不止是“自动做图”
Figma AI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设计流程,主打“无形赋能”。你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,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提供帮助。
🔍 视觉感知与搜索
- “所见即所得”搜索:直接上传图片或圈选设计稿局部,AI会自动匹配团队库中视觉相似的组件。比如找“圆角卡片”或“蓝色悬浮按钮”,即使组件没命名也能精准召回。
- 语义化资产检索:支持用自然语言查找组件。输入“用户头像框”这类口语化描述,能快速定位到
profile-container
组件,不再受限于精确关键词。
🗂️ 智能图层管理
- 自动图层命名:将“矩形1”“组合3”等混乱图层名,自动重命名为“登录按钮_悬停状态”“导航栏容器”,省去大量手动整理时间。
- 一键整理画板:自动对齐、分布元素,智能建议组件化机会,让设计文件保持整洁。
🌐 多语言内容生成
- 实时文案处理:支持28种语言的一键翻译、缩写与改写。设计多语言界面时,能快速生成符合本地化习惯的文案。
- 真实数据填充:为原型生成符合场景的虚拟内容,如电商的商品描述、社交媒体的用户评论,让设计展示更贴近真实。
🎨 图像与原型优化
- 智能图像处理:移除图片背景、自动抠图的精度较高。
- 线稿转交互原型:绘制静态线稿,AI自动添加跳转链接与过渡动效,快速生成可交互演示。

2025年实际操作指南
Figma AI的功能已全面开放,无需排队申请。
- 开启功能:
- 登录Figma账号后,在左侧工具栏找到“AI Lab”面板(如未显示,可在设置中手动开启)。
- 首次使用会引导了解功能亮点。
- 常用操作路径:
- 生成新设计:进入“AI Lab”,输入文本指令(如“生成一个暗黑模式的设置页”),选择满意方案后可插入画布。
- 优化现有设计:选中图层,右键选择“AI优化”,选用智能排版、文案建议或图标生成等功能。
- 搜索资产:在资源面板直接输入自然语言描述,筛选所需组件。
Figma AI深度评测与竞品对比
👍 核心优势
- 无缝融入工作流:所有功能都深度嵌入Figma编辑器,无需在多个软件间切换。实测显示,它能节省约50%的设计环节耗时。
- 企业级数据安全:采用严格隐私保护机制,用户数据和生成内容默认不用于模型训练,符合GDPR/CCPA等规范,适合对企业安全要求高的团队。
- 语言支持出色:对非英语(如中文、日文)的文本生成和指令理解准确率较高,满足全球化团队需求。
- 团队协作友好:能精准理解和调用团队组件库,生成的元素自动符合现有设计规范,利于保持项目统一性。
👎 使用局限
- 复杂3D组件生成能力有限:在生成复杂3D交互组件时,偶尔会出现层级错乱,约30%的元素需手动调整。
- 高级功能有学习成本:条件原型生成等进阶功能需掌握特定指令语法(如:“if logged_in then show dashboard”),新手需时间适应。
- 版权溯源机制缺失:AI生成的图像未内置版权溯源功能,商用需自行确认素材合法性,存在一定风险。
🔍 与主要竞品对比
对比维度 | Figma AI | Adobe Firefly (集成于Photoshop) | Canva AI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优势 | 深度融入UI/UX设计流程,团队协作无缝 | 图像精修能力顶尖,支持复杂图层处理 | 模板库丰富,上手极快,出图迅速 |
生成精度 | 组件生成准确,图层管理智能 | 写实图像生成与处理能力突出 | 模板优化好,但自定义生成控制力较弱 |
语言支持 | 28种语言支持,非英语优化好 | 对英语支持更优 | 支持多语言,但中文生成有时不够自然 |
数据安全 | 企业级隐私保护,数据不用于训练 | 企业级数据保护 | 内容生成依赖云端,企业数据安全需注意 |
适用场景 | 专业UI/UX设计、团队协作、复杂系统 | 专业平面设计、图像精修、艺术创作 | 社交媒体配图、轻量设计、快速演示 |
学习成本 | 中级,需熟悉设计概念 | 较高,需熟悉Photoshop | 低,几乎无需学习 |
参考价格 | 免费版100次/月,付费版\$15/人/月(无限次) | 包含于Adobe订阅,价格较高 | 免费基础功能,高级功能需订阅或购买积分 |
总结对比:
- Figma AI更适合专业UI/UX设计师和设计团队,尤其看重工作流集成、团队协作和数据安全的用户。
- Adobe Firefly更适合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,需要进行复杂图像编辑和高质量艺术创作。
- Canva AI则面向大众用户、营销人员及社交媒体运营者,追求快速出图、零学习成本。
高效使用技巧
- 指令更具体,产出更精准:使用“动作+对象+约束条件”公式。例如:“生成一个蓝色渐变登录按钮,包含眼睛图标,尺寸为120×40px”。
- 活用资产搜索:用自然语言描述你想要的组件,如“像某大厂那种的个人资料卡”,AI常能理解并找到类似组件。
- 企业部署建议:在团队设置中启用“AI审核通道”,可自动拦截不符合品牌规范的设计方案,保证输出质量。
- 成本控制:免费版每月提供100次AI操作,对于轻度用户基本足够。超出后按\$0.1/次计费,团队用户绑定企业订阅(\$15/人/月无限次)更划算。
hello123小评:FigmaAI就像一位默契的伙伴,它消化指令,理解意图,将琐碎交由机器,将创意留给人脑。人机协作的更高境界,或许就是工具隐于无形,创意畅行无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