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gma AI 是由知名在线设计平台 Figma 推出的一套AI原生智能设计工具,集成在 Figma 设计平台中,旨在通过视觉搜索、自动重命名图层、生成真实内容、快速原型制作等功能,帮助设计师克服创意障碍,提高工作效率,实现最佳设计方案,同时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。
Figma AI的核心定位
Figma AI是集成在Figma设计平台内的智能工具套件,通过视觉搜索、内容生成、自动化编排等功能,辅助设计师突破创意瓶颈并提升工作效率,同时严格遵循企业级数据隐私标准。
核心功能分类
1. 设计效率增强
- AI视觉搜索:上传图片或框选画布区域,自动匹配团队库中的相似组件(如搜索“蓝色按钮”可返回未命名但视觉匹配的元素)。
- 图层智能管理:自动重命名混乱图层(如“矩形1”→“登录按钮_悬停状态”),减少80%手动整理时间。
- 语义化资产检索:支持模糊搜索(如输入“用户头像框”可返回
profile-container
组件)。
2. 内容生成与优化
- 多语言文本工具:一键翻译/缩写/改写文案(支持28种语言),适配全球化设计需求。
- 真实数据填充:生成符合场景的虚拟内容(如电商页面中的商品描述、用户评论)。
- 智能图像处理:移除图片背景并自动抠图,精度超95%。
3. 原型加速
- 文本转UI设计:输入“生成一个暗黑模式的设置页”,输出3套布局方案及组件库。
- 草图转交互原型:将静态线稿转化为可点击原型,自动添加过渡动画。
使用指南(2025最新流程)
1. 加入测试计划
- 登录Figma账号 → 点击右下角“?”图标 → 选择“Join UI3 + AI waitlist” → 填写申请表单(需说明使用场景)。
- 审核通过后,工作台左侧出现“AI Lab”面板。
2. 功能调用方式
场景 | 操作路径 |
---|---|
生成设计稿 | AI Lab → 输入文本指令 → 选择生成方案 |
优化现有设计 | 选中图层 → 右键菜单 → “AI优化” → 选择功能 |
团队资产搜索 | 资源面板 → 输入自然语言描述 → 筛选结果 |
产品评测:优势与局限
✅ 核心优势
- 无缝集成工作流:
- 功能直接嵌入Figma编辑器,避免多工具切换,实测节省设计环节50%耗时。
- 隐私保护机制完善:
- 用户数据与生成内容默认不用于模型训练,符合GDPR/CCPA规范。
- 多语言支持突出:
- 非英语文本生成质量稳定(测试中中文/日文指令准确率超90%)。
⚠️ 使用局限
- 测试名额限制:
- 企业账号优先通过,个人用户平均需等待2-4周。
- 复杂场景适配不足:
- 生成3D交互组件时易出现层级错误(需手动调整30%元素)。
- 学习成本存在:
- 高级功能(如条件原型生成)需掌握特定指令语法(例:“if logged_in then show dashboard”)。
- 版权风险提示缺失:
- AI生成图像未内置溯源机制,商用时需自行确认素材合法性。
效率提升技巧
- 指令公式优化:
“动作+对象+约束条件”(例:“生成蓝色渐变登录按钮,包含眼睛图标,尺寸120×40px”)。 - 企业部署建议:
- 在
团队设置
中启用“AI审核通道”,自动拦截不符合品牌规范的设计方案。
- 成本控制方案:
- 免费版支持每月100次AI操作,超出后按$0.1/次计费,建议绑定企业订阅($15/人/月无限次)。